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 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实施方案

2022-04-11 00:00

为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实市级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推进一批十亿级项目,县级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培育一批十亿级企业、推进一批一亿级项目的目标,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实项目,做优生态,持续增强益阳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在全市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形成一批500亿级、300亿级持续培育梯队;梯度培育2个以上百亿级企业,7个以上50亿级企业,20个以上30亿级企业;实施100个左右十亿级项目。

(一)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到2025年,全市形成5个千亿级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到2025年,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电容器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线路板产业产值超过280亿元,基于5G的设备整机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超过550亿元。

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总产值超过900亿元。其中,碳基复合材料产业产值超过230亿元,先进金属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超过70亿元,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90亿元。

食品加工产业。推进农林牧渔业发展,到202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全市粮食、畜禽、蔬菜、油菜、油茶、茶叶、水产、水果、中药材、楠竹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工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粮食产业加工产值超过500亿元,楠竹产业、水果+休闲食品产业等加工产值均超过300亿元,畜禽产业、蔬菜+“两油”产业、茶叶产业、水产产业等加工产值均超过200亿元,中药材产业加工产值超过1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到2025年,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其中,工程机械产业产值超过570亿元,电力装备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农业机械产业产值超过90亿元,轨道交通产业产值超过130亿元,船舶制造产业产值超过160亿元。

文旅体康产业。到2025年,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总收入超过530亿元,生命健康制造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健康养老产业产值超过550亿元。

(二)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到2025年,培育2个以上百亿级制造业企业。培育7个以上50亿级企业。其中,农林牧渔业2个、制造业5个。培育20个以上30亿级企业。其中,制造业15个、建筑业3个、服务业2个。

(三)分级推进重点项目。到2025年,实施100个左右十亿级项目,分年度实施重点项目动态管理。2022年实施十亿级项目54个。实施4个100亿级项目,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个、产业发展项目3个。实施8个50亿级项目,其中基础设施项目5个、产业发展项目3个。实施42个10亿级项目,其中基础设施项目3个、产业发展项目35个、民生环保项目4个。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产业链群建设。深化产业链合作对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链招商行动,积极参加国、省产业对接会、洽谈周,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构建产业链支撑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战略重点,全力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产业链联盟。以5G应用(数字经济)、新材料、生态绿色食品、生命健康制造、船舶制造、工程机械、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装配式建筑、农业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产业链为重点,依托各区县(市)现有生产基础加快产业链基地建设,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链联盟,布局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资。深入实施“对接益商会、建设新家乡”行动,加大以商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人才招商力度。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瞄准央企、行业龙头、“三类500强”企业、“小巨人”企业和特色产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标志性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产业发展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排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丰富融合路径。开展产业融合强农行动,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转型成为智能化改造方案提供商。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做大做强华为生态合作伙伴及配套企业,积极承接华为智能终端配套产业。推进基于数字技术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建立益阳乡村休闲旅游线路、产品、服务资讯推介平台。利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网红经济模式,打造“安化黑茶”“南县稻虾米”等特色产品的线上营销模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依托资江机器和轻武器研究所,建设特种装备产业园。重点依托三一中阳、三一中益、轻武器研究所等企业加快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湖南省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示范基地(沅江市船舶产业)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体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三)加快建设“五好园区”。重点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升园区发展形象,总体推进、协同创建绿色园区、平安园区、智慧园区、诚信园区、清廉园区。坚持园区“亩均效益”绩效导向,提高“亩产税收”,更加注重投资产出强度。坚持益阳高新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定位,增强益阳高新区的贡献度和带动力。推进园区整合升级,支持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长春经开区、安化经开区等园区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支持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园区,重点支持龙岭产业开发区、长春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园区,支持桃江经开区转型为高新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四)引导科技创新攻关。构筑科创平台体系,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搭建一批国、省级研发平台,重点支持国、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创新创业服务载体,打造科技创业街区。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组建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依托龙岭产业开发区5G+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中心,打造国家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示范平台。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合作。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支持龙头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以高端研发成果、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等科技成果生成和产生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五)鼓励企业优化升级。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重点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开展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大力培育上市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潜力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协调服务、转型升级、“一企一策”等措施,推动企业向30亿、50亿、100亿级目标跃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引导产业和企业走质量提升之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制(修)订一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全面推进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突出标准化、体系认证等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促进作用,为制造业产品质量提供全链条稳定支撑。在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选择技术水平高、产业基础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重点打造知名品牌,力争到2025年,五大产业集群培育的国际一流品牌、全国品牌、湖南品牌数量倍增。[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七)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加强政策研判,“摸准、悟透、用活”国省政策、投资方向,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依托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超前谋划、储备一批规模大、带动强、预期好的重大项目,建立健全动态更新的重大前期项目、立项争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等项目库。[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八)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将十亿级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紧盯不放,全力推进。抓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前期,促推开工建设;优化施工环境,保障水电、建材供应,促推施工进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快竣工验收,促推竣工投产。抓问题调处。定期或不定期收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一单三制”(问题清单、交办制、督查制、销号制)管理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抓情况通报。及时调度十亿级项目进展情况,将其作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的一项主要内容,按照重点项目建设考评办法的要求,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评”。[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管理服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园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益阳市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我市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强化协同配合。各区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成立相应的推进机制,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市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编制并公布相应的实施细则。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农林牧渔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制造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建筑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分工负责服务业相关领域。各牵头单位要建立完善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和项目统计监测目录,搭建产业集群企业库,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测分析,加强产业集群相关数据分析和监测,及时掌握重大项目实施、技术创新进展、政策落实情况,完善实时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做好跟踪分析、监督检查、量化评估等。

(三)加大扶持力度。实行千亿级产业市级领导联系机制,按照“两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工作班子”的工作模式,推进千亿级产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奖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分别用于滚动支持千亿级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对列入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动态培育的企业和项目,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市相关项目和资金。

(四)加强要素保障。加强用地保障。优先安排项目所需的新增建设土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项目占用征收林地定额和林木采伐指标。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做好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保供工作,优化有序用电方案,最大程度减少有序用电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加强用工保障。落实人才行动计划,加大对产业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强化引进人才的医疗、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保障。根据需要,为企业开展招工行动,确保企业用工需求。

(五)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企业帮扶。推进“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发挥优化营商环境“政企通”专席作用,深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商协会制度,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采取“店小二”式服务,实现全市规模企业对口帮扶全覆盖。推动惠企政策兑现。全面梳理国、省、市各类惠企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全市规模企业推送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惠企政策直给直兑、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着力优化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实施“证照分离”“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规范涉企执法,打击涉企犯罪,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和退出程序,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六)加大考核力度。将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工作纳入市绩效评估考核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事项,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有关部门分年度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